骨鬆與退化性關節重點整理(二)

2025-08-16

骨密度檢查只是為了醫師用藥參考?

一般做完血糖或血脂檢測,至少個案知道指數ˇ的高低代表自身健康問題,了解有風險需要注意。

但從未聽過做完骨密度檢查後,個案可以看得懂報告,完全就聽醫師來判斷是否需要打骨鬆針或服用骨鬆藥物`,連自己哪裡骨鬆或壓迫都不知道...

協會與日本先端醫療同步在台推廣七大骨部位x光檢查,從頭到髖關節看清楚,讓個案一起仔細了解全身有風險的地方,好好做訓練或保護,才能真正達到"檢查是為了提早預防"的目的!

骨鬆接受藥物治療最好?

骨鬆分兩種作用:一種是降財低骨流失,一種是增加骨頭再生。不論是哪一種,都是抑制或促進身體某種生理作用來達到目的,對身體來說是違反生理作用,長久下來就會累積副作用!!

降低骨流失的藥物,主要是停止骨代謝循環,所以雖然骨頭流失變少,相對的骨頭再生作用也會受到抑制,衍生的副作用就是顎骨壞死無法再生...說明會現場常容易聽到許多接受骨鬆藥物治療的個案有牙齒變不好,但牙醫不肯處理的案例,就是因為藥物副作用!

促進骨再生的藥物,聽起來好像很厲害,但不要忘記了,刻意刺激骨頭再生等於揠苗助長,若長出來的不是正常的骨頭,副作用就會是異常的骨瘤...

醫師說不打針吃藥,總有一天會骨折,而且不能隨便停藥,骨鬆會更嚴重? 

在協會輔導的200多位個案中,沒有一位接受骨鬆藥物治療,曾經接受治療的也暫停超過一年以上,沒有一位骨鬆嚴重甚至骨折的!!

骨折不一定是骨鬆的問題,還有肌力與認知功能的問題。沒有骨鬆的年輕人不小心跌倒了也會骨折,骨鬆的個案若肌肉量足夠,沒有失智或認知低下狀態,注意不要跌倒就不容易骨折,所以骨折跟骨鬆不是完全的關聯性,請醫師不要再危言聳聽!

協會鼓勵每位輔導的個案參加肌力與大腦訓練,還有認知及手指訓練,來維持大腦功能,能清楚注意危險,並有足夠骨質與肌力來支撐身體關節,慢慢改善維持健康狀態,才是完整的預防骨鬆方法!!

除了藥物,醫師是否還會給個案鈣片或鈣乳,說要補充鈣質才不會骨鬆呢?下一篇就要告訴您,這些看似醫師給的應該很安全的鈣補充品,實際上是危害身體的淺在危機!!